问清哪里得清如许_问清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意思
1、要问为什么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?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。
(资料图)
2、出自宋代学问家朱熹的组诗作品《观书有感二首》。
3、全诗如下: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,天光云影共徘徊。
4、问渠那得清如许?为有源头活水来。
5、其二昨夜江边春水生,艨艟巨舰一毛轻。
6、向来枉费推移力,此日中流自在行。
7、译文如下:其一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,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。
8、要问为什么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?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。
9、其二昨天夜里江边涨起了阵阵春潮,巨大的舰船轻盈得如同一片羽毛。
10、向来行驶要白费很多推拉力气,今天却能在江水中央自在地顺漂。
11、扩展资料:创作背景庆元二年(1196年),为避权臣韩侂胄之祸,朱熹与门人黄干、蔡沈、黄钟来到新城福山(今黎川县社苹乡竹山村)双林寺侧的武夷堂讲学。
12、在此期间,他往来于南城、南丰。
13、在南城应利元吉、邓约礼之邀作《建昌军进士题名记》一文,文中对建昌人才辈出发出由衷赞美。
14、又应南城县上塘蛤蟆窝村吴伦、吴常兄弟之邀,到该村讲学,为吴氏厅堂书写“荣木轩”,为读书亭书写“书楼”,并为吴氏兄弟创办的社仓撰写了《社仓记》,还在该村写下了《观书有感二首》。
15、作品赏析《观书有感二首》所蕴含的道理属于美学原理范畴,其一首的说理角度是欣赏美,其二首的说理角度是创作美,这种美学原理是带有一定普适性的。
16、例如:如果读者抛开诗歌本身的描述对象,完全可以把这种道理引申开来。
17、比如,如果将“书”理解为“书本”,而且书本的内容不是泛泛的包括诸如医书、哲学书、史书、科技书等等,而是仅仅就文学内容诸如诗词曲赋散文等等体现文学艺术美的方面,那么,也可以认为“源头活水”表达了“不竭的文思”,而“一夜春潮”则表达了“文思勃发”等等。
18、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——观书有感二首。
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,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。